發表於 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

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(三十)

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(三十)

 

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(三十)

 

久執之爭,是為雙錯,原何也,互見其過兮,互識自優兮,久之誤重,則弗見其對惱耳,由是無爭于執也。

 

雙方長時間互相執著的一種爭鬥,相互說長道短的一種爭執,實際上是大家都有錯,而不是某一方面的錯誤。這裡的主要原因,是大家互相之間,都只看到自身的優點,總覺得自己有理,而沒有注意各自的缺點、各自的不足、各自的錯誤,你說我的過錯,我說你的過錯,雙方爭執不下。其實相互不讓爭強鬥勝的行為本身就是一種私心雜念的表現。而時間越久錯誤就越重。這時候如果我們反過來想一想,你在指責對方時,他痛不痛苦、煩不煩惱?我們在說他的時候,對方一定會很煩惱、很痛苦的。所以,如果我們把私心雜念去掉了,就不會去一昧的責怪對方的不是了,而多作自我批抨,這樣,自然就沒有爭論可存了。

 

文章來源:http://hzsmails.org/2017/08/%E7%AC%AC%E4%B8%89%E4%B8%96%E5%A4%9A%E6%9D%B0%E7%BE%8C%E4%BD%9B%E8%AA%AA%E3%80%8A%E4%B8%96%E6%B3%95%E5%93%B2%E8%A8%80%E3%80%8B%EF%BC%88%E4%B8%89%E5%8D%81%EF%BC%89/

 

美國舊金山華藏寺:www.huazangsi.org
美國舊金山華藏寺FACEBOOK PAGE: www.facebook.com/huazangsi

 

第三世多杰羌佛藝術 第三世多杰羌佛正法 第三世多杰羌佛返老回春 第三世多杰羌佛獲世界和平獎 第三世多杰羌佛法音 第三世多杰羌佛

發表於 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未分類

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(二十九)

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(二十九)

 

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(二十九)

 

嘆息之敵弗可視,視則明日復明日,嘆息之時即為功,莫讓嘆息代行功,識破機關當下道,何來惱悔與嘆風。

 

 社會上有很多人動不動就灰心嘆氣,實際上這是一種很不好的現象,這是阻礙事業成功的一種暗藏之敵,因此,我們絕不可輕視它。如果說今天受到一點挫折便哀聲嘆氣,一愁莫展,自己鼓不起勇氣了,那麼這件事就會一天接一天地拖下去,甚至於被徹底拖垮,這個事業就再不可能成功。所以,我們在遇到挫折而想要嘆息的時候,就應當及時把嘆息化為力量,不去嘆息,而代之以行動,千萬不能讓嘆息把我們行動的時間占去了。明白了這個道理以後,自己就不會再有後悔和煩惱了,一遇到什麼事,當下就做,轉化嘆息為行動之功用,這才是智慧的做法。

 

文章來源:http://hzsmails.org/2017/08/%E7%AC%AC%E4%B8%89%E4%B8%96%E5%A4%9A%E6%9D%B0%E7%BE%8C%E4%BD%9B%E8%AA%AA%E3%80%8A%E4%B8%96%E6%B3%95%E5%93%B2%E8%A8%80%E3%80%8B%EF%BC%88%E4%BA%8C%E5%8D%81%E4%B9%9D%EF%BC%89/

 

美國舊金山華藏寺:www.huazangsi.org
美國舊金山華藏寺FACEBOOK PAGE: www.facebook.com/huazangsi

 

第三世多杰羌佛藝術 第三世多杰羌佛正法 第三世多杰羌佛返老回春 第三世多杰羌佛獲世界和平獎 第三世多杰羌佛法音 第三世多杰羌佛

發表於 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

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(二十七)

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(二十七)

 

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(二十七)

 

驕敵巨害,知一狂二,點滴之因唯吾巨識,驕之人遠,傲之或離,事成業就之死敵也。忠士、智士怎分別相?二士遠離驕敵,知百言百乃忠士,識千而應機所說乃智士也。

 

本題為兩個問題,上言驕敵巨害的關係,下言忠士、智士的區別。驕敵巨害,知一狂二,點滴之因唯吾巨識。就是說,驕傲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敵人,它是要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危害的。一個人如果只知道一點,就自己夸夸其談,將其吹成兩點,抬高實相,吹捧自己;或者得到很少很少的一點經驗,而說他具有很多很多的知識,明明自己膚淺庸薄,非把自己說成深厚淵博,這種人就是驕傲的人。一個人如果驕傲了,目空一切,妄自尊大,別人就會認為你虛假不實,包括你的朋友、親人和其他人往往就會離開你,不願意和你來往,此時你要想成就事業是不可能的,因為沒有人來幫你,所以說這是事業成就的一種死敵。

忠士,智士怎分別相?人們在社會生活當中,分成很多個層次,這裡只淺講怎麼樣來區分忠士和智士。兩種人均遠離驕傲,即是這兩種人士都是決不可能驕傲的。知道一點說一點,知道兩點說兩點,不誇大不縮小,這就叫忠士。明白一千條知識的道理,但是凡能造成矛盾的或無法給人帶來利益的就不說,或者能給人帶來利益的、能給人增長福益的就說,也就是該說的就說,不該說的暫且不講,這就叫做智士。智士的觀點是應機所說,時機不到不說,時機到了即說,一切均為他人的幸福和利益而說。

 

文章來源:http://hzsmails.org/2017/08/%E7%AC%AC%E4%B8%89%E4%B8%96%E5%A4%9A%E6%9D%B0%E7%BE%8C%E4%BD%9B%E8%AA%AA%E3%80%8A%E4%B8%96%E6%B3%95%E5%93%B2%E8%A8%80%E3%80%8B%EF%BC%88%E4%BA%8C%E5%8D%81%E4%B8%83%EF%BC%89/

 

美國舊金山華藏寺:www.huazangsi.org
美國舊金山華藏寺FACEBOOK PAGE: www.facebook.com/huazangsi

 

第三世多杰羌佛藝術 第三世多杰羌佛正法 第三世多杰羌佛返老回春 第三世多杰羌佛獲世界和平獎 第三世多杰羌佛法音 第三世多杰羌佛

發表於 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

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(二十六)

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(二十六)

 

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(二十六)

 

人生明達之道,悟于挫折迭起之踐,凡事之解者,必于親身所歷之驗也,無實之聞,聞而無實,故身之所歷親見本來,得以明達之理。

在人生的道路上,我們怎樣才能明白一件事物的真理或體悟自我境界的真諦呢?這當中主要的一點,不單是聽來的,也不單是看來的,而除看和聽之外,必須善於在無數次的失敗當中去尋找經驗和教訓,經過實踐的印證和對失敗的內心檢討,然後才能對一切事物有內鑒性的了解,才能得到真理。因此說,必須要親身經歷,自己才能有所體驗。如果只是道聽途說而沒有親自去實踐,那麼所得到的並不是事物的本質。所以,只有我們親身經歷、親眼所見、親自實踐所得來的經驗才是明達之道理,才是真理。

 

文章來源:http://hzsmails.org/2017/07/%E7%AC%AC%E4%B8%89%E4%B8%96%E5%A4%9A%E6%9D%B0%E7%BE%8C%E4%BD%9B%E8%AA%AA%E3%80%8A%E4%B8%96%E6%B3%95%E5%93%B2%E8%A8%80%E3%80%8B%EF%BC%88%E4%BA%8C%E5%8D%81%E5%85%AD%EF%BC%89/

 

美國舊金山華藏寺:www.huazangsi.org
美國舊金山華藏寺FACEBOOK PAGE: www.facebook.com/huazangsi

第三世多杰羌佛藝術 第三世多杰羌佛正法 第三世多杰羌佛返老回春 第三世多杰羌佛獲世界和平獎 第三世多杰羌佛法音 第三世多杰羌佛

發表於 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

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(二十五)

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(二十五)

 

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(二十五)

 

風順之道莫放肆而疏忽之,艱難之途當振作而謹慎之,面順而失之慎災必至焉,迎難行而奮取福田由然。

我們任何一個人,處在一帆風順、幸福的道路上的時候,千萬不要放肆和疏忽,而應該自己非常小心翼翼,謙虛謹慎地生活,因為一個人的境遇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,凡是人皆屬無常性變化,任何人都是如此,這是不變的定理,因此只有謙虛謹慎才能應付隨時可能發生的不測。在艱難困苦的時候,則應該提起精神,振作意志,沉著地去處理問題,頑強地去爭取。如果說面臨順境便失掉謹慎,那麼終歸災難會落到你的身上。遇到了艱難困苦,如果我們去奮鬥、去爭取,終歸會戰勝艱難困苦,最後會得來成功,會爭取到幸福。

 

文章來源:http://hzsmails.org/2017/07/%E7%AC%AC%E4%B8%89%E4%B8%96%E5%A4%9A%E6%9D%B0%E7%BE%8C%E4%BD%9B%E8%AA%AA%E3%80%8A%E4%B8%96%E6%B3%95%E5%93%B2%E8%A8%80%E3%80%8B%EF%BC%88%E4%BA%8C%E5%8D%81%E4%BA%94%EF%BC%89/

 

美國舊金山華藏寺:www.huazangsi.org
美國舊金山華藏寺FACEBOOK PAGE: www.facebook.com/huazangsi

 

第三世多杰羌佛藝術 第三世多杰羌佛正法 第三世多杰羌佛返老回春 第三世多杰羌佛獲世界和平獎 第三世多杰羌佛法音 第三世多杰羌佛

發表於 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

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(二十四)

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(二十四)

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(二十四)

 

慧海之庫與物質之倉是為反量也,慧庫無為轉無量,多用之反增之。物倉儲存乃無常,施之減之,故無為乃大,大在無量,無常乃微,微在消然。

如果把人的智慧聰明的儲藏境比做一個倉庫的話,那麼它與儲存物質的倉庫恰是相對的反量。智慧聰明的倉庫屬於無為轉無量,即以無為的定理轉無量的境界,所起的作用的是越用就越多,也就是說,一個人的才智聰明,是越用越聰明,越鍛煉反應力就越快、越進步、聰明智慧量就越增加,永遠不會枯竭。而物質的倉庫,儲存的東西,是屬於無常性的,也就是處在成住壞空之中,在不斷地消失,只要你用一點,它就會少一點,倉庫的東西會慢慢用空。所以說,無為屬於大,大在無量,無常屬於微,微在消然,甚至於徹底沒有。

 

文章來源:https://goo.gl/H4CGNv

美國舊金山華藏寺:www.huazangsi.org
美國舊金山華藏寺FACEBOOK PAGE: www.facebook.com/huazangsi

第三世多杰羌佛藝術 第三世多杰羌佛正法 第三世多杰羌佛返老回春 第三世多杰羌佛獲世界和平獎第三世多杰羌佛法音 第三世多杰羌佛

發表於 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

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(二十三)

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(二十三)

 

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(二十三)

 

成就之或俱之智者而善利時,故事業之成必備時,具智無時業無研機,時智具之,就業由然,成就之道弗出定諦也。

世間上的人,在幹事業的過程中,有的取得了成就,有的遭到失敗,而且各人所取得的成就各不相同,異類相殊,有大有小,究其原因,主要是若要取得一件事業的成功,自己必須首先具備一定的聰明才智,而在此前提下,還必須要有時間和機遇,才華和時機兩者都要具備。所以說,任何事業的成就都必須是才華和時機的集合。如果只有才智、聰明,而沒有時間和恰當的機會,那麼,就可能沒有發揮聰明才智的條件,既無法深入研究這件事情的本身實質,也不能在最適合的時間去掌握它,所以就不會成功。因此,只有同時具時和具智,事業才能有所成就。這是所有成就事業所不可否定的一種定諦。

文章來源:https://goo.gl/JU3jki

美國舊金山華藏寺:www.huazangsi.org
美國舊金山華藏寺FACEBOOK PAGE: www.facebook.com/huazangsi

第三世多杰羌佛藝術 第三世多杰羌佛正法 第三世多杰羌佛返老回春 第三世多杰羌佛獲世界和平獎第三世多杰羌佛法音 第三世多杰羌佛

發表於 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

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(二十二)

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(二十二)

 

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(二十二)

 

相對能量何以足之?專一而取之,甲乙等力之對,甲專攻其乙之一,甲可勝之,相等料木以一尖刺其面,可制于傷也。

本題屬兵法論題。相對能量何以足之?就是指在大家力量相等時,怎樣才能戰敗對方而使自己取勝?這時要專一而進取之。主要是要選擇他的弱點,集中自己的優勢,專攻其一,才能取勝,就是說,在甲和乙互相力量相等的時候,甲必須攻擊乙的某一點,而且是最薄弱或最重要的一點,不能散面攻擊,這樣甲就可以取勝了。正如有兩塊相同材質的木料,如果將其中一塊削尖,以刺另一塊木料的面,就絕對可以將其刺壞。又比如現代戰爭中的導彈,在敵對雙方導彈相等時,我們怎樣來消滅對方呢?這時專刺其要害之一,就要選其精銳而傷之,即選取對方的要害之處,將他的指揮系統毀掉,這樣那些導彈就失去了一切航向,失去了航向,則無目標,自然成了一堆廢鐵,就不能發射了。

 

文章來源:https://goo.gl/kj6xlW

美國舊金山華藏寺:www.huazangsi.org
美國舊金山華藏寺FACEBOOK PAGE: www.facebook.com/huazangsi

第三世多杰羌佛藝術 第三世多杰羌佛正法 第三世多杰羌佛返老回春 第三世多杰羌佛獲世界和平獎第三世多杰羌佛法音 第三世多杰羌佛

發表於 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

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(二十一)

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(二十一)

 

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(二十一)

一省之田為一市之用甚多也,一國之或何以覺之,國人國土而方養之,一人之力頗大者則弗及其眾推之量也。

世間上的萬事萬物,它們之間的大小,其相應的能量和作用,都是相對的,通過互相比較即可得出來,如果沒有比較,就不能看出大小,也無法相應其所適用的道理。正如一個省的田地,拿來供一個市用的話,就會覺得很多、很寬、很廣,但如果一個國家來用這一個省的田的話,就不夠用了,就不能滿足,所以說一國的人要一國的土地才能養起來。這裡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,一個人的力量再大,不管你有多大的能耐、本事,都是有限度的,只有眾人的力量積累起來,才是真正的大。

文章來源:https://goo.gl/1JNrEI

美國舊金山華藏寺:www.huazangsi.org
美國舊金山華藏寺FACEBOOK PAGE: www.facebook.com/huazangsi

第三世多杰羌佛藝術 第三世多杰羌佛正法 第三世多杰羌佛返老回春 第三世多杰羌佛獲世界和平獎第三世多杰羌佛法音 第三世多杰羌佛

發表於 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

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(二十)

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(二十)

 

第三世多杰羌佛說《世法哲言》(二十)

 

受人之敬者,由布益于或而所至也,如眾之讚游池妙哉,原在它之解暑施涼故耳。

有的人在社會上很受人尊敬,這是什麼原因呢?主要是他有高尚的品德和豐富的知識,能給人們帶來好處、帶來利益,時時對他人施以關懷和溫暖,大公無私,在他人遇到困難時總是全力救助,由此,人們才熱愛和敬重他,這是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。就正如通常在夏天,大家都喜歡說游泳池好一樣,其原因主要在於在夏天的暑熱當中,游泳池能給人解熱施涼,幫助人們消除炎熱的疲勞,送來舒適的涼意,所以大家才會讚頌它。因此,同樣的道理,作為一個人,一定要給人類帶來好處,給大眾謀取福利,這樣,自然而然地,大眾就會尊重你。

文章來源:https://goo.gl/WG3z3i

美國舊金山華藏寺:www.huazangsi.org
美國舊金山華藏寺FACEBOOK PAGE: www.facebook.com/huazangsi

第三世多杰羌佛藝術 第三世多杰羌佛正法 第三世多杰羌佛返老回春 第三世多杰羌佛獲世界和平獎第三世多杰羌佛法音 第三世多杰羌佛